不让去复旦,我就去帝国理工!考研失利,我gap一年,用港中文保底,拿下IC
在考研失利Gap一年,我选择了出国留学,并成功申请到香港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数据科学和统计学硕士项目。
考研党转留学,新国立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新加坡国立大学对晚申请者的录取并不敏感,1月后递交申请仍有机会,尤其是工科专业。指南者数据显示,1月申请成功率较高,但申请者多为985/211背景。错过1月,录取难度增加。
“我拒绝了康奈尔、哥大和宾大的offer”,GPA3.73,放弃藤校后,我狂揽3个美国全额奖学金博士录取!
Lyon同学获得了莱斯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密歇根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博士Offer,以及多所顶尖大学的硕士Offer。他在申请过程中,通过硕博混申策略,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和兴趣,成功进入Rice ECE PhD项目,并分享了在申请和选择学校时的经验和心得。
“从考研失利到拿到留学offer,我只花了5天。”
2025年考研难度被称为十年之最,利用出成绩前的时间窗口准备留学申请,避免浪费一年时间。指南者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帮你快速拿到理想offer!
“今年的考研,可能是近十年最难的一次”
25考研结束后,留学与考研时间不冲突!英国、香港、美国等地的申请仍有机会。
“保上了985研究生,但我退学去了新国立。”学长入读新国立后,延毕半年竟成为同系多数同学的选择?
新国立学长从985化学系本科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学硕士的申请经历分享,还有课程选择、学费、生活费等方面的建议哦
从南大出发,转码北大,与自己和解,放弃国内top拟录取,我去港城读博啦!
“我们固然追求勇气、坚毅、自信、乐观,但是也请坦然面对并善待我们内心的恐惧、怯懦、自卑、犹豫,为它们留下空间与尊重。”无论是申请成功还是考研上岸的同学,个中艰辛只有自己知晓。希望我的经历,虽然很多地方是反面教材,或多或少能带给大家一些启迪。
“港大和银行的offer同时找上了我”,应届三方遭毁约、被迫gap一年后,985学姐逆袭上岸香港大学!
大家总喜欢说“上岸”。找到工作了是“上岸”,拿到梦校录取是“上岸”,但人生何处是岸呢?愿我能在港大这一岸充分吸收补给,为驶向下一岸积蓄足够力量;也愿学弟学妹们能收获梦校的通行证,到达理想的新一岸。
晚申选手,留学考公并行,DDL申请,递交三天拿笔邀,仅半月准备拿港大、港中文offer!
人生是旷野,但你得先跑起来~作为晚申选手,回顾我的整个申请季,节奏很快但也五味杂陈,焦虑地在小红书上到处接offer是常态。写文书大纲的时候,回望自己看似碌碌无为的大学四年,实则每一步都算数。
1个月拿下新国立!985天坑专业学长&六边形战士,绩点3.35圆梦新国立双offer!
我的迷茫和胆怯也一直都在,但我告诉自己,就算是万丈深渊,走下去,也是前程万里。希望同学们能尽早规划并明确自己的道路,在本科期间,不要怕犯错误,多去尝试不同的道路,喜欢科研的就投身科研,想去工作的话就多找实习,找到一个自己热爱且能为之付出努力的方向十分重要。
GPA78录港大、新国立!985学长后悔本科直接就业,低分晚申逆袭录取港三新二大满贯!
2024年的1月初才确定准备出国,同时还要准备雅思考试且完成工作,记得二月份投出第一份申请,而3月初都还没有完成全部项目的申请,好在结果不坏,陆续收获了从港大、港科、新国立、南洋理工、新国立的offer,也经历了集邮的快乐和选择offer的快乐的烦恼。
“考研贩子跑路,我的考研梦碎了...”末流985学姐孤注一掷,20天申请惊险上岸新国立!
作为一个infj,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学者梦想,所以升学一直是我的首选,并且为此做了很多计划。最终,在指南者留学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成功上岸了梦校新国立,马上要在喜欢的专业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啦!
“临行英国前,我突然收到了港大offer”,被曼大秒拒后,211学姐历时半年,逆袭录取香港大学!
这样一个漫长的、一波三折的申请过程,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不要放弃”四个字吧!正在申请或者即将申请的友友们,如果对自己阶段性的offer收获感到不满意,一定要及时调整申请策略,积极地寻找一切有可能的项目。
“被KCL拒后,我两天速通港大面试”,211学姐,GPA 85,惊喜上岸香港大学!
在整个“跌宕起伏”的申请季中,我曾经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经历了不自信和焦虑不安,质疑自己的背景是否真的有足够竞争力去到名校,怀疑自己的雅思是否能顺利通过,怀疑会不会收到的全是拒绝信……但最终我收获了一个令我满意的结果。
考研失利,DDL准备材料,意外频出,险成失学青年,幸运拿下南洋理工offer!
回顾我的申请过程,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中间一些事情“慌慌张张、险些错过”都是因为没有提前做准备。如果大家也有留学申请的打算,真的建议早做准备。
二战考研,工作受阻,经历碰壁、焦虑与自我否认,重新出发我成功收获港大、曼大offer!
相较于本科毕业后顺利读研的伙伴们,我经历了非常多的碰壁、焦虑和自我否认,贯穿我申请的关键词就是“怀疑”,但是最终我也收获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局。所以我希望每个人,不管是选择考研、工作还是留学,抑或是想要gap停一停,最终都能走出这段艰难或者焦虑的时间,获得一个美好、自己想要的未来。
“考研无缘复旦后,我踩着DDL上岸港大了”,一战屠鸭7.5,211学姐逆袭录取香港大学、NTU!
在经历了一年考研的备考后,面对未如所愿的成绩时,心中不免失落,但任何失败都不是人生的终点,它只是我人生旅途的一个转折契机。虽然留学并非我第一选择,但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放弃了苦等半年的港大和IC offer”,被新国立脆拒后,211学长GPA89惊险上岸南洋理工!
回望这一年的申请历程,旅途不能算是一路平坦,但最后的结果我还是很满意的。希望申请的同学们都能拿到自己想要的offer!
低分开局,提早规划全方位提升,三考雅思拿下7分,成功收获QS50院校录取!
世界很小,请带着梦想一起奔跑;世界很大,请带着坚持努力成长。对于和我一样本科背景的学生来说,不要放弃任何一个院校申请的机会。对于港校来说,一定要趁早申请。而澳洲的学校排名都是较高的且申请难度非常适合双非背景相对薄弱的学子,作为学历的阶级提升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四次脱坑失败,我仍向着热爱一往无前,成功逃离“天坑专业”,收获港中文、港理工、港城offer!
回顾整个申请季,这段时间过的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但是也十分充实。我认为,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首先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定位以及自己的个人需求,充分了解自己想从这段留学经历中想获取什么,如何让这段经历在自己将来的人生中大放异彩。其次就是充分运用好零零碎碎的空闲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做一些背景提升还是去体验一些自己的梦想生活,这些经历都会对将来的人生规划带来一定的引导作用。
从边陲小镇到NUS,INFP小镇做题家绩点4.04,雅思6,晚申末班车收获新国立双offer!
我的留学申请已经画上圆满的句点,回头看这三个月的短短旅程,有迷茫焦虑但更多的是收获与对新的学习阶段的期待。也许正像当初适应城市中的大学本科生活一样,在新的语言环境之中,除学业之外,休闲、交往以及在实习环境中能够大方得体,这些都是外出留学这项工程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许这些都不是自己曾经生活的旧世界的常态,但是我已经有信心,相信自己不会再辜负自己的选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极限晚申!语言不够也能逆袭上岸港硕?GPA81,211学长放弃UCL,收获港科、港城offer!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毫无进展,心灰意冷。考研的失利和对未来的迷茫,让我逐渐明白也许考研不是我的唯一出路。冷静下来思考,对于材料专业,在就业环境低迷,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学历的提升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不仅关乎能否摆脱“进厂”工作的起点,还与毕业之后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息息相关。
认准中国港澳,均分90,双非无雅申请,我用 love letter 催来热门高性价比港城金数offer!
留学所需的核心要素,与保研基本一致的,各位同学在本科期间只要怀揣着一颗要冲刺保研的心,就能很轻松的拿下留学offer。
10天创造奇迹!绩点2.8,雅思6,考研战败后,学长秒录取新加坡国立大学!
回顾自己的本科阶段,或许GPA能够再高些,或许实习能够再多些,或许科研能够再多些,虽小有遗憾,虽偶尔焦虑,但磕磕绊绊,也算是完美收官。新的阶段即将开启,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我即将点亮新国立这片人生新地图。
均分75+,学长收获Top20院校offer!提前规划、文书创作很关键!
如果目标是工作,就目前秋招信息来看,研究生时期的科研经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反倒是学历、实习经历占了大头,而海外硕士周期短、学历高的特征对比国内读研是有很大优势的。更不必说近几年的考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研上岸必须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因此,我还是决定出国延续自己的求学之路,来丰富自己的背景,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GAP可以是空虚焦虑的,也可以是快乐自由的”,学长考研失利,GAP 实现梦想,斩获曼大offer!
GAP Year可以是一段空虚焦虑的时光,也可以是人生中一段快乐充实自由的时光,这取决于我们面对GAP Year的态度。既来之则安之,GAP Year 绝不只能是一段空虚焦虑的时光,正视GAP Year,接受GAP Year,用旅行、学习、实习、陪伴家人和追求自己想做的事去充实GAP Year,GAP也可以成为人生非常棒的经历。
“放宽心态,做好自己该做的,剩下的静候佳音”,均分82,两个月规划提升,我成功拿下新国立!
于我而言,出国读研是一种短平快地更好地服务于就业的途径。花一年的时间取得硕士学位,早点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开始工作。但是人总是会想更多,想得到更多。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在当下阶段并不能清楚意识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未来会产生什么变数。
“考研太卷,我不想卷了。”GPA3.16,211学姐放弃港大offer和天价留位费,投身港中文!
可能很多同学在大学之初就已经规划好自己留学的道路,其实我决定留学的时间是相对较晚的,作为24fall,在23年初才决定要留学,对于gpa和实践经历方面有所欠缺。指南者对此提供了专业的建议,也为我减轻了很多了解信息和准备申请材料的压力,将时间更多分配给雅思的学习和考研的备考。
放弃考研二战,GPA3.35,GAP期充实自我,我收获港大、港中文、新国立offer!
回顾申请季,我感受到了挑战也看到了成长。每一份申请材料的撰写、每一次与导师的交流,都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坚定了我追求计算机和数据科学的决心,相信在这两个领域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将为我开启一扇通往知识和创新的大门。